
当地时间8月20日,中国外长王毅突然出现在喀布尔配资炒股的投资策略,第六次中阿巴三方外长对话就在这里举行。
乍一看,这似乎只是一次常规的外交活动,但稍微琢磨一下就会发现,这步棋落得很有讲究 ——
随着安全合作不断深化,中国、阿富汗、巴基斯坦这三个国家正在拧成一股绳,在中国的西大门这里,形成一个稳固的 “铁三角”。

第六次中阿巴三方外长对话在喀布尔举行
这背后,既有地缘战略上的深谋远虑,也藏着用经济合作拉近距离、实现共赢的实际考量。
说到阿富汗,人们总爱提它 “亚洲之心” 的名号。翻开地图就清楚了:它正好卡在中亚、南亚和西亚的交汇点上,谁要是能在这里站稳脚跟,往周边辐射影响力就方便多了。
历史上那些大帝国,没少在这里较劲,原因就在这里。
对中国来说,阿富汗的位置更特殊。两国边境线不算长,但山连着山、几千年来,商队、僧人就在这条路上来来往往。
现在看,如果阿富汗能稳住局势,中阿关系能持续向好,等于在中国西部边上多了一道屏障。周边区域要是有什么风吹草动,这道屏障就能起到缓冲作用,不至于直接影响到咱们。
再看巴基斯坦,和中国的关系不用多说,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摆在那里。
而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呢,说起来有点复杂,既有过摩擦,但又谁也离不开谁 —— 边境上那么多族群跨界而居,经济上你中有我,想彻底隔开根本不可能。

瓦罕走廊—连接中阿的古老通道
这么一来,中国的角色就很关键了。既和巴基斯坦是铁杆朋友,又能以平等姿态和阿富汗打交道,正好可以在中间搭个桥,让阿巴双方多想想合作的好处。
就比如说这次中阿巴三国外长会谈,王毅外长就尤其强调,三方要扩大发展合作、加强跨国反恐力度、走出一条合作安全之路。
这其实就是强调,安全与发展不可分割,只有共同担起责任来、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活动,才能为地区安全和经济发展,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。
而对于一些别有用心的外部势力,王毅外长则向阿巴双方强调:坚决反对任何外部势力插手本地区事务、不允许任何组织在本国境内从事损害彼此国家主权、安全和领土完整的行为。
可以说,这句话的分量是很重的,三方要是能形成稳定的互动模式,整个地区的力量对比都会不一样。外部势力再想随便插手这一区域的事,就得先掂量掂量这 “铁三角” 的分量。
光有地缘上的考量还不够,得有实实在在的利益把三方绑在一起,经济合作就是最好的纽带。

中阿巴三国外长会面
中国的基建水平有目共睹、本身制造业实力也够硬,还有庞大的经济体量,这些年来,中国一直在寻找新的市场,也需要稳定的资源供应。
阿富汗那边,战乱这么多年,家底其实不薄 —— 山里藏着各种矿产,只是没能力开发。
老百姓盼着日子好过点,急需要有人来投资建厂,教他们点技术。巴基斯坦呢,这些年发展得不错,想再上一个台阶,就得扩大合作范围,把经济结构弄得更扎实些。
能把这些需求串起来的,中巴经济走廊是个好起点。现在已经有消息说,这条走廊可能要往阿富汗延伸。
真能成的话,阿富汗的公路、铁路一下子就能和巴基斯坦的港口连起来,货物流通方便了,做生意的成本就能降下来,这对阿富汗经济复苏来说,可是一件十足的大好事。

阿富汗农民种植的松子销往中国
中阿之间能做的事也不少,比如阿富汗的铜矿、铁矿,中国企业有经验开采,挖出来能卖钱,还能在当地建加工厂,拉动阿富汗的就业率提升。
农业方面也是一样,阿富汗有好土地,就是缺技术,中国的节水灌溉、良种培育这些本事,正好能派上用场,粮食产量提上去了,阿富汗民众吃饭就不用愁了。
至于阿富汗和巴基斯坦,合作潜力也不小。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要是能多帮阿富汗运点货,港口的利用率能提高,阿富汗也不用为出海的事犯愁。
反过来,阿富汗的矿产运到巴基斯坦的工厂加工,能降低巴基斯坦的原材料成本,两边都划算。
当然了,想把这些好事做成,不容易。阿富汗那边,虽然局势比以前稳了,但局部还是有麻烦,项目想推进,安全得有保障。
而且当地人缺技术、缺管理人才,就算把厂子建起来,也得有人会运营才行。

中国向阿富汗提供人道主义援助
不过办法总比困难多,三方可以多商量着来,把安全上的事情协调好,就能确保项目顺利推进。
这么一看,地缘上的互相需要和经济上的优势互补,其实是一回事。关系稳固了,经济合作才能放心大胆地搞;经济上挣到钱了,大家关系才能更铁。
王毅外长这次去喀布尔,推动三方坐下来好好谈,就是在往这个方向使劲。
往大了说,这 “铁三角” 要是真能立起来,不光中阿巴三国能受益,整个中亚、南亚地区的格局都会不一样。
至少能少点冲突,多点合作,老百姓能安安稳稳过日子。也能让世界看看,中国提倡的合作共赢,不是嘴上说说,是真能做成事的。

今年5月份,王毅外长在京主持中阿巴三方外长非正式会晤
照这个势头走下去配资炒股的投资策略,中国西大门这边,说不定真能打造出一个新的牢固“铁三角”,给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,带来实实在在的安稳和希望。
七星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